「苦路」這個名詞是從拉丁文的 Via Dolorosa (意為”Way of Grief”) 翻譯過來的,但是在美式英文中,通常被稱為 “Stations of Cross” (十架路)。這原是指耶路撒冷舊城中一條大約600公尺左右,耶穌受難前背負十字架所走過的路線。據文獻記載,早在拜占庭時代(公元第三世紀末),在耶路撒冷的基督徒就會在聖週四(耶穌最後晚餐後被羅馬人逮捕的紀念日)晚上循著耶穌受難的苦路遊行。

   這個傳統演變到十六世紀時,負責監護聖地的方濟會修士將其確立為帶領朝聖者行走的路線,修士們並在沿途一些據說是某些特別事件發生的地點,向朝聖者講述耶穌受難的經過。當時在鄂圖曼帝國統治下,朝聖者害怕太多人聚集一處,過分張揚,會遭到當權者的迫害,因此只能各自分散開來,在路途中不同處,靜默祈禱。許多來自歐洲的朝聖者,將他們在苦路所受到的感動帶回家鄉,仿照在聖地所見,在庭院中設立一些紀念耶穌苦路過程中的碑亭,成了苦路敬禮的濫觴。但是苦路中間有多少點站,則各有不同。

   公元一七三一年,教宗格來孟十二世(Clement XII) 正式確定了從耶穌受審判到安葬墓中的十四處苦路以及敬禮的方式。因此到現在,幾乎所有的天主教聖堂都有象徵十四處苦路的標誌或圖像,掛在環繞四周的牆上。位於中央的祭台,既是最後晚餐 -- 苦路的起點,也是耶穌復活 -- 苦路終點的表徵。在四旬期(復活節前的四十天)內的每個週五晚上,許多教堂也都會舉行敬禮苦路的禮儀(俗稱為拜苦路)。「苦路敬禮」是一種紀念,也是一種具體形式的祈禱。在公眾苦路敬禮時,通常是由神父帶領教友,舉著或背著大型的十字架,走到苦路的每一處前,跪下頌念該處相關的聖經經文、禱詞、並做默想及反省。

   聖經中關於耶穌受難前所走的這段路程,並沒有太詳細的敘述。傳統的苦路十四處中,除了聖經的描述外,還添加了一些屬於古老流傳的故事,譬如:耶穌在途中三次跌倒、遇見母親、以及聖女韋洛尼加為耶穌抹去臉上的汗水與血漬。若以現代考古學的觀點來看,「苦路」的路線與點站並不完全符合史實,但這絲毫不減其信仰本質。因為苦路所代表的是長久以來,基督徒對耶穌受難的緬懷、感恩、與反省所留下的痕跡,是基督徒在心靈朝聖中跟隨耶穌,一起走過的道路。

   在過去幾十年中,苦路敬禮又逐漸有了新的演變。例如,教廷聖禮部在1975年頒布的新苦路十四處,涵蓋了從耶穌的最後晚餐到光榮復活的整個逾越奧跡。前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1995年於馬尼拉主持世界青年日的「苦路敬禮」時,則加入了耶穌山園祈禱、猶達斯(猶大)賣主、被伯多祿(彼得)否認、以及在十字架上許天國給右盜、對母親與門徒的託付等。教廷聖禮部及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所改編的新苦路十四處,都以聖經中一些「非實體性」的「地點」取代了傳聞故事的部分,期使苦路敬禮更趨向信仰的深化。但是由於長久以來的習慣,傳統苦路帶有悲戚色彩與戲劇化張力的十四處仍為許多教友喜愛。

   下表將上述的三種苦路十四處及福音的出處並陳,供大家參考。





































































































































<td style="BORDER-BOTTOM:windowtext 1pt solid;BORDER-LEFT:rgb(0,0,0) 0px;PADDING-BOTTOM:0in;BACKGROUND-COLOR:transparent;PADDING-LEFT:5.4pt;WIDTH:153pt;PADDING-RIGHT:5.4pt;BORDER-TOP:rgb(0,0,0) 0px;BORDER-RIGHT:windo<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聖體的衛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留言列表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
    苦路1731年以後的傳統苦路1975年教廷聖禮部頒布1995年教宗若望保祿

    1



    耶穌被判



    最後晚餐



    耶穌山園祈禱



    馬爾谷/馬可15:6-15



    路加22:15-19



    瑪竇/馬太26:36-46



    2



    耶穌背負十架



    耶穌山園祈禱



    被出賣及被捕



    若望/約翰19:16-17



    瑪竇/馬太26:36-46



    若望/約翰18:1-12



    3



    耶穌首次跌倒



    被公議會【公會】判罪



    被公議會【公會】判罪





    馬爾谷/馬可14:53-64



    馬爾谷/馬可14:53-64



    4



    耶穌途遇母親



    被比拉多【彼拉多】定罪



    被伯多祿【彼得】否認





    瑪竇/馬太27:11-26



    瑪竇/馬太26:69-35



    5



    西滿【西門】為主背十架



    遭受士兵鞭打



    受比拉多【彼拉多】審問



    馬爾谷/馬可15:21



    若望/約翰19:1-3



    瑪竇/馬太27:11-26



    6



    韋洛妮加拭抹耶穌的



    耶穌背負十架



    受侮辱戴刺冠





    若望/約翰19:16-17



    若望/約翰19:2,3



    7



    耶穌再次跌倒



    西滿【西門】為主背十架



    耶穌背負十架





    路加23:26



    若望/約翰19:16-17



    8



    耶路撒婦女哀哭



    耶路撒婦女哀哭



    西滿【西門】為主背十架



    路加23:27-31



    路加23:27-31



    路加23:26



    9



    耶穌三度跌倒



    耶穌被釘十架



    耶路撒婦女哀哭





    馬爾谷/馬可15:25-36



    路加23:27-31



    10



    耶穌被剝去外



    許天國給右盜



    耶穌被釘十架



    馬爾谷/馬可15:24



    路加23:39-43



    馬爾谷/馬可15:25-36



    11



    耶穌被釘十架



    將母親交託給門徒



    許天國給右盜



    馬爾谷/馬可15:25-36



    若望/約翰19:25-27



    路加23:39-43



    12



    耶穌在十字架上捨身



    耶穌在十字架上捨身



    將母親交託給門徒



    馬爾谷/馬可15:37-39



    馬爾谷/馬可15:37-39



    若望/約翰19:25-27



    13



    耶穌從十架上被取



    被葬於墳墓中



    耶穌在十字架上捨身



    馬爾谷/馬可15:42-46a



    馬爾谷/馬可15:46b-47



    馬爾谷/馬可15:37-39



    14



    耶穌被放安在墳墓


    « 六月 2024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最新文章

    最新留言

    我的好友

    誰來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