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662.3.9落成時



現在的聖堂


                                                                                                         



                                                                                                                                                      瑪佳利大
       
建堂神父畢耀遠1959年在美國為教區募款,郎奧德 夫人跟他說,如果我那塊地賣了,我要捐1000美元在你傳教的地方蓋一間聖堂,之後神父回來教區,一直沒消息,到了1961年 郎奧德 夫人來信說她的地賣了,她的承諾要實現,1000美元為蓋個好的聖堂一定不夠,我寄3000美元給你,正好同時教區買了忠孝路的一塊地,事就這樣成了。聖堂是1961年年初動土,196239落成。聖堂就以 郎 先生的聖名作為主保,聖奧斯定堂。


這是一個很有特色的聖堂,他的聖像都以馬賽克來呈現,聖堂的馬賽克是鮑步雲神父設計,他當時是耶穌會墨西哥籍的神父,現在已離開神職,是馬賽克畫的藝術家。台灣很多聖堂的馬賽克都是他作品。聖堂的建築曾是這個地方最醒目的地標,旁邊的建築物都很小。現在週邊的建築物變大了,聖堂就好像變小了。

    
這聖堂的建築在當時是超現代建築,遠看只是一半的樣子,畢神父常常開玩笑說,因為錢不夠嘛,所以只能蓋一半囉!畢神父建堂後,在這裡傳教,是首任的本堂神父。早期聖堂對門和右側是美軍顧問團的宿舍,主日有很多美籍的教友來參與第一台英文彌撒,第二台是國語的彌撒。

       它是一座與社區融合的聖堂,美軍顧問團有兩個宿舍,參與英文彌撒每主日有80多位教友;後面的正義新村18住戶,我們家是教友,後陸續有10戶先後成為教友,空軍宿舍8家住戶,有5戶信奉了天主,海浦新村、稅捐處的嘉惠新村、台斗街、後湖都有教友,人多時有將近五、六十戶教友家庭。


後來畢神父奉派到美國為沿海地區募款蓋醫院。畢神父回來教區,雖然不再是本堂,但是他對這個聖堂有一份特別的感情,他一直都很關心聖堂的發展。


接任的是田永正神父,他在任時,蓋了神父宿舍。宿舍前的馬賽克他找了設計聖堂馬賽克的原著作者來設計,主題是奧斯定主教在海邊思索耶穌聖三的道理,他怎麼想都想不通,這時就看到一個孩童在沙灘上挖了一個洞,一杓一杓的將海水舀到洞中,主教問他做什麼?「我要把海水都舀到這個洞理來。」主教笑說:「傻孩子,海水那麼浩大,怎麼是你這個小洞可容納得了的?」孩子也笑著說:「對啊!聖三的道理也是……」那孩子就不見了。奧斯定主教明白了,天主聖三的奧秘,不是我這個有限的頭腦可以理解的。


田神父看到外地來嘉義讀書的孩子,往返通車很不方便,所以又蓋了奧德學生宿舍,專收男生,神父自己管理,用很經濟的方式,解決孩子們住跟吃的難題,讓他們能安心讀書,也為他們成立青年會,照顧他們靈性的生命。後來田神父進了耶穌會,成為耶穌會的會士。


接任的是田彬神父,繼續學生宿舍的工作,後來學生少了,宿舍停辦,田彬神父被調到崙背天主堂。


由台北教區來接任的李平和神父,神父見學生宿舍房舍荒廢可惜,就積極找尋找師資、整修改建,成立景仁啟智中心,景仁幼稚園。神父在這工作了八年,奠定了景仁幼稚園的基礎。後來神父調到溪口天主堂,由當時的本堂趙士儀神父去辦理移交忠孝堂,他很感動李神父搬離忠孝堂時,除自身的衣物跟一輛代步的腳踏車外,所有購置值錢的電器用品及汽車都留在堂區沒帶走。


後來教區於1976812宣布奧德堂合併到聖若望主教座堂,成為主教座堂的分堂,本堂趙士儀神父,每週仍定時獻祭彌撒,接任的浦英雄神父還持續有彌撒,後來就停了一段時間沒獻祭彌撒,一直到張懷顏校長退休,搬來聖堂居住【他不是本堂,只負責主日彌撒】,但是附近的教友都很高興,又可以回來參與彌撒,這段時間唐保祿弟兄自動在聖堂照顧參與彌撒的教友,教友的靈性生活及堂區自養都是百分之百的精進,自養經費全數交回本堂。


在這期間,教區將聖堂開放給菲律賓來台灣工作及嫁到台灣的教友使用,聖堂整個活絡了起來,每主日有三、四百個菲律賓教友從各個地方來參與彌撒,他們也成立傳協會來管理他們的事務,由聖言會的潘神父為他們獻祭,聖堂的唐保祿弟兄,也常常關照他們,尤其堂慶時本地的教友及菲律賓的教友一起慶祝,熱鬧共融;在聖誕節和復活節時菲律賓的弟兄姊妹們都將聖堂佈置的美輪美奐,聖誕節他們還舉辦過非常轟動的馬槽比賽。


因為整修,教區請他們到鄰近的博愛堂參與彌撒,後來也就沒再回來;我覺得我們應有一個觀念,不管哪裡人,都是天主的子民,就是我們的兄弟、我們的姊妹,尤其是離鄉背井的他們,來到這裡,天主會要我們怎麼做?這是值得我們省思的。

        20008月,聖堂及幼稚園大力整修,20025月景仁幼稚園重新啟用,聖堂前面的院子因大路的拓寬,把翠綠的院子切割到門口【景觀被破壞了】、聖堂整修,將原先的彩玻改成鋁門窗,雖然明亮了,祈禱氣氛卻減少了,整修的圍牆又一次將整個美麗的門面給遮蓋了,真的很可惜。


張懷顏神父正式退休到芳安養老,聖堂沒有彌撒,教友們在唐 老師陪伴帶領,全部都回到本堂參與主教座堂的主日彌撒。

       現在旁邊的大樓都比聖奧德堂大,完全遮蓋了她原有的風華,沒有了彌撒獻祭,也失去了她原有的作用;在這裡能重新有彌撒聖祭,是附近教友們所期望,讓這個美麗的聖堂真正成為天主的宮殿,請為這個地方祈禱。


我知道因為這是個很有藝術氣息的聖堂,常有技術學院學藝術的學生來造訪,成了他們學習和研究的對象。若能夠將教區傳教50週年所收集的各堂文物跟這藝術的聖堂結合,成為嘉義教區天主教宗教藝術的展覽中心,附給他一個新的呈現面貌,那該是多麼好的事啊!很期望有人能推動成就這一美好的事。

在奧斯定堂服務歷任本堂神父:
畢耀遠神父→勞民望神父(短暫代理)→田永正神父→田彬神父→李平和神父→趙士儀神父(兼管聖堂、堂務歸屬民權堂)
--以後由主教座堂本堂擁有兼管權
張懷顏神父(宏仁退休,駐堂主日獻祭彌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聖體的衛隊 的頭像
    聖體的衛隊

    主愛愛主

    聖體的衛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