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日〈星期五〉清明節,下午3:00教會在聖山舉行追思以亡,清明是我國慎終追遠的好傳統,
本來大多是在4/5日,因為今年是閏月,所以清明提前一天,清明在星期五,
連著星期六和日有三天的連假,聖山掃墓的人比往年都多。



 
現在用車的人增多,車子不到三點已經開不進來了,很多人是把車放在大路走進來的。



嘉義的天主教的聖山,真的是風景優美。




聖心教養院,在清明跟11月的追思已亡,都有代購花束的服務,但是要事先預約。




早到的,都聚集在自家先人的墳前祈禱追思




這是新的二樓納骨牆



三點準時追思彌撒開始,主教和教區的神父們都來一起獻祭。



追思堂前坐滿了參加彌撒的教友,其實墓園各處也三五成群的各據一方。



教區除民雄聖山外,有的聖堂也有堂區自己的墓園。




領聖體



這是中華傳教修女會的修女們




這裡一堆,那裡一群,都在為祖先們祈求天主降福,降福他/她們的靈魂永享天福。
我們是天上人間諸聖相通的教會。




我們的目光都注視祭台的祭獻,人多卻一點都不亂。




有好多位神父在不同的地方送聖體




教友才可以領耶穌聖體,教會的朋友或教外朋友不要失望,只要你雙手交叉於胸前 ,
神父們很願意將耶穌的祝福降福給你。




武神父送聖體




聖山管理委員會主任郭正利神父報告,聖山的美化計畫,美化當然要用到錢,請大家共襄盛舉。
期待明年有一美輪美奐的聖山環境。




在這裡可以遇到來自各地的朋友




帶著孩子來掃墓,習慣是從小培養的,責任的傳承是由小傳遞的,小時候你不帶他來,
長大了說:「這是你該做的事」,他沒做習慣,不會也不想做。
剛才一位阿嬤自己帶著花來掃墓,她說:「一個兒子說,難得放假,我要帶孩子及家人去台北玩」
另一位媳婦說:「妳自己去就好啦!妳教會不是有車嗎?」
阿嬤落寞的說:「他們都不來,我還在,我能做就繼續做,我死了,他們做不做,也隨他們啦!」
掃墓為還活著的父或母會是一種安慰及放心,
親愛為人子女的,不要在親不待時,再遺憾或後悔,愛是要用行動表現出來的。




兄弟姊妹一家人大大小小聚在長輩的墓前祈禱追思,是家的凝聚力。




主教、神父領著教友在牛主教的墳前獻香、追思,也期望教會的大家庭,一起努力邁向前。




在林主教的墳前撒聖水




又見露西,她也和家人來掃墓,前次是在阮神父晉鐸的吳鳳堂見到,沒想到這麼快又再見。
今天有機會交談,發現她是一位陽光又有想法的女孩,小小年紀收集了好多歷史照片。
原來她鍾情一些陳年故事的收集。




彌撒後,教友各自回到自家祖先的墳前,再一次巡禮及等候




等什麼呢?




等神父來撒聖水,每位神父由聖母軍媽媽領著到每一個墳前撒聖水



車子一部跟一部的往回走,清明掃墓是中華子子孫孫要繼續傳承的,
沒有他/她們,怎會有我們?




曲終人散,但是每個墳前都插上新花,這是一年兩度的約會,為什麼兩度?
我們教友多一次,還有一次是11月2日追思已亡日。
這是聖山最早的納骨牆。




這是第二期的納骨牆,與第一期的相對,行成一條長長的走道。




聖山鄰居的墓地,每年清明他們才能光鮮露出頭來,清明過後大雨一場場,
小草就一株株競長,不多時就蓋滿墳頭,只有待明年清明再光鮮相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聖體的衛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