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野天主堂
走在樂野的部落裡,看到很大間的兩個教堂,神父說:那不是我們的,一間是長老教會,一間是真耶穌教會,那我們的呢?還在裡面,比較小也,比較老舊了。
樂野的部落很乾淨,很樸實。
打開很簡單的木門,看到一排像教室的建築,一個大銅鐘,這是我們的樂野天主堂
這銅鐘是1907年的
浦神父為我們介紹這個聖堂
大家用心聆聽,我們為這個地方、為我們這個團體、為我們的教會祈求天主眷顧
這是很簡單的祭台
聖母媽媽的態像,以山上的蘭花供奉著
特富野天主堂
一進特富野,這傳統的庫巴就進入眼簾,這是鄒族祭祀、開會的地方,女生不可以進入
這是由部落進入聖堂的景色
聖堂對面是道理廳、會議室
每個聖堂都有一口鐘,這是聯絡教友、傳遞消息的訊號。
我們聖堂就是有一鐘樓,可惜已經沒有鐘了,在都市「鐘」好像沒有用武之地。
由道理廳這邊照過去,聖堂右上方,有一真耶穌教會
這是聖母亭、可以坐下來陪聖母或是和同伴們話話家常
由大路走過來,有一斜坡,進門前看到的聖堂前院
今天是掃除日,男人掃外面週邊的道路,女人掃部落的街道及公共場所
所以到處都是乾乾淨淨的
聖堂的祭台,特富野的聖堂是較具規模的
這兩幅畫是吳鳳勞工堂教友畫家慧玲姊妹的粉彩作品
聖心態像和聖母態像
讀經台和聖水池
由祭台往外看
鄒族的弟兄姊妹感念聖言會早期在這邊傳教的傳教士
博禮士神父
尊稱他為曹族慈父
院子裡的一尊聖母像
後院的神父宿舍
後院的小花園
路邊的民宿,很有異國風情,這邊有美麗的步道。
達邦天主堂
經過達邦國小操場,下了石階,小小平房,整修的亮麗
聽說是前任本堂麥神父精心設計整理過
院子裡有一尊耶穌態像,是以前幼稚園送給聖堂的禮物
耶穌說:「讓小孩子們到我跟前來,天主的國正屬於這樣的人」
孩子是教會的希望,也是未來國家、社會的主人翁,
所以培育孩子和培育他/她們信仰生活是多麼重要啊!
求主幫助我們常保赤子之心,自己有天國,才能領人接近主。
這聖堂是以竹子來裝飾,竹的屏風、竹的牆,竹的花,追思已亡也是以竹子來呈現
聖心像、聖母像座落在圓木上,很原始的感覺
祭台是原木的,以鄒族庫巴的油畫加上十字架、聖體龕在庫巴內發光
族民獻上小米和獵物,看得出設計者的巧思
簡簡單單的教室,經此畫龍點睛的巧思,整個聖堂就有了精神與祈禱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