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十月十三日星期六參加嘉義傳協會的在斗六天主堂所舉辦的聖堂導覽的第二堂課,第一堂聽說是在梅山艾森堡幼稚園舉辦,因為出國沒跟上。聖堂導覽是由主教團發起的,每個教區取前十個聖堂作為教友朝聖參訪的依據。


每個聖堂都有每個聖堂的故事,有教友說,不知道我們的聖堂會不會被選到,其實沒被選到也不用難過,我們的聖堂還是有自己的特色和故事,藉這個機會把他發堀出來,也好給我們的孩子孫子們知道,我們聖堂曾經發生過的故事。是不是十大或百大並不是那麼重要。重要的是這個聖堂陪伴我們成長,我們跟他有一份不可分割的情感。把他的故事找出來和人分享,分享他的緣起、分享前人的努力,分享他的曾經,分享我跟他的關係。這是一個很好的課程。


做這次講習分享員是趙士儀神父帶領、有雲科大視覺傳達設計系所的 謝省民 教授和同濟中學的 王志弘 老師,他們深入淺出的引導如何在聖堂找故事。



坐火車來到斗六天主堂,這聖堂從小到大來過很多次....,今天是來參加聖堂導覽課程,在門外我站在對街,仔細端詳這曾經是嘉義教區主教座堂的斗六玫瑰聖母堂很久,嘉雲教區的第一位主教牛會卿主教來到教區第一個落腳的處。這門面,你看了有什麼想法?會跟我的一樣嗎?



聖堂的外觀和以前比起來變化不大,週邊的建築變多了,感覺上好像聖堂變小了。



這是聖堂院子的聖母態像,給人寧靜的感覺。



這是聖堂裡面的陳設。



祭台



到活動中心四樓,斗六的弟兄姊妹正準備著今晚的晚餐。



從樓下將食物搬上來,還好有電梯。



開動了,大家都為過來品嘗。



好吃的炒飯和炒米粉,還有一鍋熱騰騰的湯,可口極了。



趙神父由一個故事「爺爺一定有辦法」作為開始,引導我們發覺故事的素材。


導覽不是請別人看某些東西,而是導覽的人他如何訴說堂區的生命故事,如果用心找、用心看,在我們堂區一定可以發覺很多、很多可以介紹給人的東西。


比如說在新港聖堂的一副對聯是新港鄉長洪閩欽先生,原來鄉長的妹妹是教友,所以鄉長送給聖堂這副對聯;開堂鄧念慈神父的朔像,是本土藝術家侯水欽先生為鄧神父朔像,侯先生是堂區傳教員黃棟先生的妻弟。堂區的歷史是社區共同的記憶,看!新港一進門就有兩段故事可以講述.....。由這些故事切入我們的信仰。


又比如土庫天主堂,如果堂區沒有特殊的藝術品,那麼1974年元月28號吳忠源神父晉鐸紀念,這個故事是別的堂區沒有的。中華殉道聖人,蘇豊勝神父晉鐸紀念,蘇神父是李修女的外甥,蘇神父媽媽是李修女的姊妹,他的媽媽是崙背的女兒...這些就可以說故事.....



趙神父藉由一些聖像來訴說他的背景及故事,導覽的運用。



聖堂沒有特別的藝術品,怎麼辦?可以請老師講一些聖經故事,讓孩子們將他畫出來,創造藝術


我常常告訴我的學生要敬天、愛人、惜物,現在的人不重視歷史文物,每整理一次就丟掉一些,我們的文物正在慢慢消失中,快到倉庫找找看,也許可以挖出一些寶貝來。如果沒有,快些收集一些老照片或向教友借一些照片來,這是當務之急,現在的科技輸出,很容易保留追回一些歷史,看看過去聖堂的樣子,先前在堂區常常出入的人,為堂區做過貢獻的人,創造傳奇,創造故事,賦予生命的價值。


這是一個圖像的世代,我們需要在一個物件、一張照片付上我們的感情,放在上面來講故事,這是教堂導覽的過程裡值得思考的。


曾經北港有一位費神父,後來他調到金門,當他在北港時,拍了很多這個地區及堂區的照片,可惜很多照片都被丟了,現在留下來的不多,這不只是北港天主堂的損失,也是整個北港鎮這個地區的損失。


最近博愛基金會的歐執行長跟我們分享:費神父他當初離開家鄉時跟父母說:「我們天堂見,就這樣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奉獻了他的一生,無聲無息的死了,他在阿根廷的家人都不知道,他在哪哩,他好嗎?」


這位費神父曾經陪伴一些年輕人成長,這個神父對年輕人如何如何,年輕人對他的感情是如此深刻,雖然他的脾氣很大,但是他會教導孩子們該怎樣做人做事,也會去家裡責備父母不帶孩子來聖堂,他對年輕人的愛護和對堂區的貢獻都值得稱道的,歐弟兄說:「我自己並不認識這一位費神父,是聽一些北港跟我同輩的教友跟我說的,我好像也認識他了。」


歐弟兄有一次要去智利開會,他特別轉去阿根廷拜訪費神父的家,當他跟費神父的家人連絡時,他的家人們還以為遇到騙子,溝通很久他們才確定是一位遠方的朋友要帶來弟弟消息的人。


歐弟兄很有心的來北港去金門照了一些費神父曾經生活過地方的照片,帶到阿根廷鄉下找到他們,他的家人四、五十人來了解他們出遠門的弟弟在他鄉異地的生活情形,他家人對他弟弟生活過的北港和金門也產生了感情。更圓了他家人的一個夢。


這是生命的故事,若不是歐弟兄用心,北港的教友不一定知道這段歷史。這樣的故事在我們每個人的堂區都有,令人感動的事、感動的人,等待我們來發掘。



中場休息,喝口水,休息一下下。



文化局的于小姐也來參加這個講習會。


趙神父:耶穌的死,當我被高舉起時,我要吸引眾人都歸向我。


在堂區、教區殯葬時是一個非常好,連續幾天的佈道會。


王志弘老師的分享:一定要講生命的故事,我們教會就是生命的故事,太多了,從耶穌的故事開始講,聖經寫作的團體的故事,從教會的歷史也有很多故事,…….,爺爺有辦法,你們也一定有辦法,找到耶穌的故事、復活的故事、堂區主保的故事,前人留下來的東西…..,都是有故事可以說的。


有一次一位很好的教友過世了,他的孩子不進堂,而且都住在北部,很少回來,媽媽問我,該怎樣陪伴他們子女追思他的母親呢?每天為她做彌撒或唸禱詞呢?我建議媽媽找一些跟這位姊妹一起工作、一起祈禱的老姊妹們,在一首聖歌後,一起分享這姊妹在堂區的生活,跟大家的感情…,他的子女們不一定知道他們的母親過得這麼豐富精采,這就是很好的生命故事,也是一個很好小型佈道會。


留住歷史,分享生命的故事。這是導覽很重要的課題



雲林的弟兄姊妹


因為怕影響聽課的情續,不敢用閃光燈,結果照片都不是很理想,腦袋也記不了那麼多豐富的課程內容。只好有多少記多少啦!


可惜參加講習的人不是很多,大約有2、30人吧,傳協會用心辦活動,教友的參與是給主辦單位最大的鼓勵;每次的講習好像雲林的弟兄姊妹比較認真,嘉義只到大貓兩隻小貓一隻。可能是宣導不夠。這是進修成長的機會,應該鼓勵教友多多參加,讓每位教友都能在堂區找故事。


成為接待參訪堂區的導覽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聖體的衛隊 的頭像
    聖體的衛隊

    主愛愛主

    聖體的衛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