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上篇莎沙的回應~~~

您好;關於輻射不祇是碘-131而已!------兼談接觸過量輻

射可能出現的症狀及緊急處理方式   轉貼以下的文章與您

分享!!(文章內容出自 鄭 醫師的部落格)


這兩天的新聞除了關心救災進度之外,更叫人關注的是

日本福島核電廠的連環爆炸,許多民眾恐怕重蹈1986

車諾比電廠的事件再度發生,因此只要聽到任何可以預

防輻射的方式及方法,都要儘量設法先取得相關物資來

預防,例如碘片、口罩等等。各大醫院為因應許多民眾

的恐慌,也紛紛開立輻射諮詢門診,讓擔心的民眾能夠

得到輻射得相關資訊,減輕恐慌。



輻射的傷害性仍在於累積量,不管是短時間暴露大劑量

的輻射,或者是長時間持續累積稍高劑量的輻射,對身

體都會造成負面的影響。在臨床上處理比較多的是急性

輻射症狀,也就是短時間身體大量暴露對身體的影響,

包含噁心、嘔吐最多,輕度輻射暴露(1-2西佛)一般出

現在暴露後的24-48小時出現。

當然暴露劑量越多,症狀出現越快,輻射線對身體破壞

性最明顯的是細胞分裂最快速的細胞,對人體來說,血

液的血球細胞、腸胃道細胞、生殖細胞及皮膚毛髮的細

胞首當其衝,這也是癌症患者做放射治療的原理之一。

由於血液對輻射反應非常敏感,因此輻射過量,在臨床

上有可能出現敗血的症狀(血球被破壞,失去防禦能

力,導致血液中的細菌肆虐)。此外,頭痛、倦怠及虛

弱,也經常出現的輕度程度暴露者身上:



K. Bhushan; G. Katyal (2002).
Nuclear, biological and chemical warfare. New Delhi : APH Pub. Corp.. p. 122. ISBN 8176483125.



中度暴露者(2-3.5西弗)出現症狀的時間約在12-24

時,除了上述症狀以外,還會出現發燒、掉髮、感染、

吐血及血便及傷口難以癒合等狀況。

3.5-5.5西弗的重度輻射暴露者不到一個小時便會出現腹瀉

及高燒症狀,其他症狀當然也會接續出現。至於極高劑

5.5-8西弗的輻射暴露者,三十分鐘之便會出現頭暈、

定向感混亂、低血壓及其他低劑量暴露者可能出現的症

狀,致死率高達50%,主要的死因都是嚴重的敗血導

致。
長期慢性的暴露主要的傷害性是引發癌症及基因突

變。治療上,醫療主要是針對一旦出現敗血感染的狀

況,以抗生素來治療,其他都是支持療法,能做的非常

有限。


所以長期慢性累積的效應無法在一般醫療方式獲得任何

幫助。碘片只能用於減輕碘-131對甲狀腺的傷害,但其他



放射物質爺無能為力,例如銫這種放射物質,就是一點

也幫不上忙。而且亂服用碘片反而會衍生更多後遺症,

這兩天新聞宣導很多,在此就不再贅述。擔心輻射累積

極過量暴露對身體的負面影響,想要以更根本改善的方

式來幫助身體,建議可以多瞭解排毒程式,過去在車諾

比災區也有10-15歲的小孩,儘管他們身體有過量的輻射

累積,但經由排毒程式的協助,大幅加速輻射劑量的排

除,甚至完全測不到。




目前在本地的暴露量都談不上被影響的程度,一旦輻射

外洩,有超量的暴露,輻射的處理方式,就是用水沖,

包含身體及衣物應該用大量的水來沖洗,提醒大家注

意。真要用口罩來預防吸入輻射物質,一般的就可以,

不須用到密不透氣的醫療用口罩。




最後補充一下輻射劑量單位--西弗(Sv):西弗(Sv)是輻射

劑量的新單位,於1985年取代了舊單位「侖目(rem)」。

西弗這個名稱是取自國際知名的瑞典輻射防護專家西弗

(Rolf Maximilian Sievert)


  西弗在瑞典的醫科大學專門研究醫療用放射線的測

量,曾擔任過1928成立的「國際X射線鐳防護委員會」委

員。後來,該會於1950年改名為ICRP(國際放射線防護委

員會)時,他也擔任過委員長。同時,西弗也是瑞典國立

放射線防護研究所的首任所長。為了紀念他一生對輻射

防護的功蹟,國際還成立「西弗獎」,專門獎勵對輻射

防護工作有功的人士。

  

輻射劑量的定義,是表示「輻射對人體影響的程度」,

通常以單位體重所接受的輻射能量來計量。

  

西弗是輻射劑量的基本單位之一,指的是人體每公斤接

受伽馬射線的能量為1焦耳,劑量就訂為1西弗。

  

西弗是非常大的單位,因此通常使用毫西弗(mSv)與微西

(μSv)1西弗等於1千毫西弗,而1毫西弗等於1千微西

弗。所以較常看到「微西弗/時」及「毫西弗/年」兩

種表示方法。



(
作者鄭醫師為光能診所院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聖體的衛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