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友對彌撒禮儀的認知與回應

聖祭禮儀


(一)禮儀精神


 «彌撒經書總論»(以下簡稱«»)中第72號說明:


基督在最後晚餐中制定了逾越節的「祭獻」(sacrificium)與「聖筵」(convivium),


藉此使十字架上的祭獻得以在教會內繼續臨現,主祭是代表主基督舉行主基督親自


舉行的,並傳授給門徒們,為紀念祂而舉行的「祭宴」。   


(二)禮儀內容  


   «»72號又說:教會按照基督所說和所做的,安排了整個感恩禮儀。


     即:


     1. 預備禮品:將餅和攙合了水的酒送上祭台,這就是基督拿在手 


         中的物品。


    2. 感恩經:在感恩經中,為整個救恩工程感謝天主,並使禮品成


          為基督的聖體聖血。


    3. 擘餅及共融禮(領聖體聖血):藉擘餅及共融禮,信友雖多,但


    4.都從同一個餅領受主的體,並由同一個杯領受主的血,宗徒們就是以這同一方式從


        基督手中領受的。


奉獻禮品


     在感恩(聖祭)禮儀的開始,就把將要成為基督聖體聖血的禮品送上祭台,這個奉


     獻的過程與行動,稱為奉獻遊行。


    奉獻遊行的意義:


(1)確定天主的存在


(2)承認天主比我尊高


(3)選我心愛的物品


(4)割愛而轉讓給天主,由天主全權處理


(5)奉獻金錢的意義:


a. 使教會能繼續存在(建設堂區的經費)


b. 支持堂區所做的愛德行動


c. 所獻的金錢或物品不應放在祭台上,而應放置在其他適當的地方。


奉獻物品時應由信友將奉獻的餅與酒呈獻到祭台前,並由主祭或執事在適當的位置接受


(通常是在祭台前),然後送到祭台上。


雖然信友不再像往昔一樣,獻上自己為慶典帶來的餅酒,但呈獻禮品的儀式,仍具有意


和精神價值。


有人主張,可以請非教友奉獻餅酒等禮品,這種主張並不符合教會的精神,所以仍應以


友奉獻為準。


在呈獻祭品的時候,同時(或是等主禮接受奉獻禮品後)需要準備祭台。


祭台是「主的餐桌」,是整個感恩禮儀的中心點。


輔祭人員應將聖體布(corporale九摺布)、聖爵(purificatorium)、彌撒經書


Missale)及聖爵放置在祭台上。


   奉獻禮品時可唱奉獻詠,至少唱至李品放在祭台上


   為準。


   韓玲玲修女整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聖體的衛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