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友對彌撒禮儀的認知與回應


(一)        禮儀內容


1. 讀經一:取自舊約復活期除外


聖道禮儀的形成是根據舊約厄斯德拉下篇第八章1~12節的


內容,教友可以翻閱聖經參考。


全部聖經的中心是耶穌,舊約中所表達的內容特別是天主


對人類的救恩行動都在新約中圓滿完成,所以不認識舊約便


無法完全了解新約。許多教友覺得舊約很難懂,這是因為時


間(聖經中最早的編寫團體是在公元前950左右的雅威神學


團體稱為雅威典)、宗教文化、風俗習慣、歷史背景(這


些都與以色列民族有關,如果對以色列民族的宗教文化各方


面不清楚,自然無法了解經文所要表達的意思)等等的因素


所造成。因此,多參與彌撒並且專心聆聽神父的證道、多參


加教會舉辦的相關研習會、多參考教會相關的書籍等,日積


月累之下,都有助於我們對舊約的認知。我們常有許多時間


做雜務、聊天、看電視,也應該可以安排出時間為自己的信


仰內容加點油。對信仰的認知愈寬廣,信仰可以愈踏實,生


活也愈加平安與喜樂,這是耶穌對跟隨祂的人所給予的現世


回報,現世都如此,將來的天國永福更是無窮的美好。


      為使教友在內心對聖經的話語產生深刻的效果,所以在


每篇讀經之後可以有片刻的靜默。


此外,答唱「詠」是回應讀經一中天主的召叫,「詠」就是


「詠唱」,顧名思議就是以「詠唱」的方式來回應天主的


話。目前台北教區某些聖堂已經開始「詠唱」,本堂主日也


已經開始採用「詠唱」的方式回應上主的話。


 


2.答覆讀經一中天主的召叫。答唱詠:聖詠是預言性的,表


達以色列民族期待默西亞的來臨。聖詠是讀經一的延長,與


讀經一之間有密切的關係,可稱為第四篇讀經。


 


3.讀經二


第二篇讀經基本上是聆聽宗徒們為初期教會所寫的書信,也


是對我們此時此地的教會團體的需要而有的訓勉。


 


4.福音前歡呼詞:向基督歡呼(應起立)


    阿肋路亞」是一種喜慶的歡呼詞語,表達的是「讚美


主」平時當我們在十分喜悅的情況中,常會不自覺的站


歡呼著;同樣的,當教會團體向所有的人宣報耶穌基督


的喜訊時,也應是教會團體每一成員最大的喜樂。所


以在宣讀福音之前,信友們都站起來並以喜樂無比的心情


高聲歡唱,為的是表達出我們內心對耶穌基督在復活後所


帶給我們的希望與歡慶。


在四旬期外的主日中,我們高唱「阿肋路亞」。四旬期間


我們以其他的歡呼方式如:「基督,天主聖言,願光榮


和讚頌歸於祢。」等取代「阿肋路亞」,為的是使逾越節


的歡呼詞變得更強而有力。在福音宣報之後,我們再次以


阿肋路亞來回應福音的話語,將可產生雙倍的喜樂。


 


5.福音


恭讀福音是聖道禮儀的高峰,所以在宣讀福音的時候,我


以虔敬的心肅立靜聽,以表達我們對福音--基督親臨且


向全體天主子民講話--的尊敬。因此宣讀福音的人員--


--回以祈禱作準備,如果是襄禮者(或執事)則先請


求主禮降福,然後才宣讀耶穌基督的話語。


在三年輪替的禮儀年中,教會安排在甲年宣讀瑪竇福音,


年宣讀馬爾谷福音,丙年宣讀路加福音;此外,復活期


們也將聆聽若望福音。由於福音是耶穌基督親臨而宣


布的言語,所以在宣讀完之後,教友以「基督,我們讚美


祢」作為對耶穌基督的回應。


 


6.講經(坐下聆聽)


      這是教友聖經入門的捷徑,也是主祭的職責。講經是主


祭聖事性與牧靈性的服務,是牧人對所帶領的羊群


的談話,也是教會大家庭中家長對家庭成員的講話。在


講經中,主祭以天主聖言為出發點,同時也以生活為驗證


、講經的內容可以涵蓋八個層面:解釋聖經、牧靈性的關


懷、表達教會的傳統精神、教導教會的信理內容、帶領教


友進入天主奧秘的堂奧中、對教友先知性的提示、生活的


見證、勸勉和鼓勵教友按照聖言來生活。所以講經的內容


十分的豐富,教友應該仔細聆聽,藉此汲取生活的養料,


好面對生活中種種的事務。


                                         韓玲玲修女整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聖體的衛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